豫都网 > 家居频道 > 装修热点 >

风吹麦浪 设计发声 | 积粟社“粮仓”闪耀广州设计周

[摘要]积粟社由共生形态、PONE 普利策、道胜设计、壹挚设计、微墅-曼朴时光、RMA共和都市、立品设计七家广州本土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公司组成。 他们聚散为整,各自独立,聚与散对,是谓积粟。积粟社作为广州设计的自留地,取粮仓之意,粮仓者,自视沧海一粟,自...

积粟社由共生形态、PONE 普利策、道胜设计、壹挚设计、微墅-曼朴时光、RMA共和都市、立品设计七家广州本土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公司组成。

他们聚散为整,各自独立,聚与散对,是谓“积粟”。“积粟社”作为广州设计的“自留地”,取“粮仓”之意,“粮仓”者,自视沧海一粟,自要积粟归仓,俨然而一。既保持各自个性,又聚为一体,作为广州空间设计一份子发声。

2017年11月27日,积粟社在广州琶洲保利世贸博览馆1号馆1A01带来以“粮仓”为主题设计的760 ㎡的超大展位,并于当天下午举行发布会和“相忘”主题论坛对话,正式和公众见面。

广州设计周执行总监贺文广

很荣幸,积栗社,广州设计的这样一个社群组织终于有了,我们今年讲的最多的词叫“社群”,社群是当下目前特别火的一个,大家交流和团结在一起,互相创造价值的这样一种组织形式,区别于传统的社团,更多的是大家聚合在一起,相互交流。我们大家一起交换我们的思想,一起创造更大的价值,而这就是积栗社他们聚合在一起的初衷。就像7位广州优秀设计师,他们说为什么取名叫积栗社?因为积栗成仓。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一个能够交流的空间能够呈现给大家,能够让大家看到广州设计周的力量,让大家看到广州设计师的力量。

家居媒体人戴蓓

广州设计周,它就像太阳,或者是雨水,它给了中国年轻设计师太多的舞台,媒体也希望变成照样大家的阳光,今天很开心看到广州本土7位非常优秀的设计师代表组成的一个大合唱,在这样一个舞台上呈现出更多广州的力量。而且把这个舞台放在了广州设计周,12年的广州设计周它又将迈向非常新的历史使命。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理事长、汤物臣·肯文创意集团执行董事/设计总监谢英凯

积栗社,我觉得他们在学术上面,在设计理念上面都有自己的想法,今天他们很特别,他们既是7颗种子,因为种子代表了他们的学术,代表了他们对品牌,对自己设计理想的追求,他们集合成粮仓的时候,就不是简单的粮仓,把思想,把创意呈现给所有的人,然后造福社会

特邀主持人凌芸:自决定要成立积粟社到策划“粮仓”这个展览,一步步落地实现,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什么要成立积粟社然后做这个展馆?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感受?请几位和大家分享下。

彭征:其实我们蓄谋积栗社以来,很多的传媒、同行,朋友都在问你们成立积栗社的目的是什么?我说目的是为了参加广州设计周。那你们到底为了什么到成立积栗社?我说为了什么,为了好玩,因为确实很好玩。但是玩需要态度,需要专注,昨晚我坚持到凌晨6点的时候,我们还有一百多个团队的小伙伴们奋斗在这里,谷穗掉在地毯上,吸尘器吸不走,他们就一颗一颗把它们粘走的,所以说,我们所有的付出就是为了这三天,谢谢大家。

何永明:我觉得生活在今天,跨界合作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话题,大家有不同的个体参与进来,一个团队做一件事,就跟毛主席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团结的力量是很大的。

何思玮:感谢广州设计周这十几年来提供这么棒的平台,让广州设计师能够展现才华,特别感谢彭社长,因为尽其所有,才保证场馆顺利完成。我们私底下很好的朋友,几个人各自有独立不同的思维,然后整合在一起,虽然一开始没有非常宏伟的蓝图,但是我们聚在一起,每个人通过不同的观点去呈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冲撞融合,这种能量是非常不简单的。我希望以后我们积栗社的未来有非常多更大的可能性,能够延续下去,谢谢大家!

梁穗明:我们这个时代的设计师必须有责任感,我们积栗社凝结在一起,当社会力量凝聚在一起,在这过程中,我们做了一个场馆,我们很感动,因为有很多人付出了自己的汗水,使整个场馆建立起来。

陈嘉君:这样的速度打造这么庞大的展厅,一直以来是我资源整合的一个梦想。在整个过程中,大家无私分享,分享自己的思想、资源,这是非常难得的。这7家公司在广州设计圈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我们组成一个共享的平台,未来有很多的可能性,希望大家也能更多关注到广州设计的力量。

邓丽司:我非常荣幸跟那么多位设计师参与到一起。这么大的场馆安装的时候,背后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很难用语言表达,在这里说声感谢。

一开始是抱着玩的心态,在这游戏过程里面,我开始是抱着一个疑惑的态度,这几位本身就独当一面的设计师,能在一起干一些什么事出来呢?直到大家互相各抒己见,碰撞出火花,最后非常肯定我们有不断开拓的可能,这过程让我从无到有,归来仍是少年,他们即便是经历十几年的风风雨雨,拥有无限能量的资源,做全新事情的时候,依然可以保持设计的那份初衷和能量、热情与执着。再次感谢身边的这些少年。

史鸿伟:我曾经是设计师,2017年我选择了做微墅—曼朴时光这个项目,这是一个把装备建筑放在风景优美的地方,这是一种尝试,设计师不仅仅是设计一种空间,而是有一种理念,甚至是设计生活,设计商业模式,我觉得积栗社最大的意义就是把各种的想法累计起来,设计每一种可能,把每一种可能当成种子,积栗成仓,让它慢慢充实,变成各种可能性,我现在依然是一名设计师,希望通过设计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

黄永才:设计,我认为是有前瞻性的想法去看待,这个时代不缺声音,缺的是独立思考,我希望在7个本土的设计公司联合在一起,能够集体的发声,积栗成仓。

郑铮:很多时候,个体和集体是两个不可分割的一个元素,作为设计师,很多时候强调个体,一个身份,当你需要代表发声的时候,你需要一个平台为你做更多的事情,无论是设计周也好,无论是我们加入积栗社也好,能带来的一点,不仅仅是个体的加入,更多是1+1>2的集体价值。谢谢大家!

特邀主持人凌芸:大家在760个平方的展位,大家进来觉得很新奇展馆应该是怎样的解读方式,大家跟我一样是充满期待跟好奇。接下来先请彭社长给大家解读一下今天大家看到的展馆。

彭征:我想用大数据的形式来介绍我们的活动,这是我们第一个工作群,也是我们叫做积栗社内部群。里面有我们9个设计师,还有他们的助理,然后右边这张图是我们63个日夜里面,在这个群里面所产生交流的一个图片汇总,总共是3290张图片,然后有15720条对话,有人说我们这个群是24小时工作制,因为有的设计师习惯白天工作,有的设计师习惯晚上工作,所以那个群是永远都有人在说话。类似这样的工作群在我手机里还有24个,我想说这一次活动,积栗社就像电脑的CPU,它每天都要处理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

资金,这肯定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找了那么多材料赞助商,在这里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这次7家联合的单位,总共有11家品牌赞助商,这是我们的吉祥物叫“吉吉”,174.8万元全部花光。传播,这是我们从项目的策划开始,一步一步做了8张海报,然后3篇报道,总共是562000点击率,积栗社的官方公众号,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我们从零开始做起,5篇微信贴25920点击率。拍摄了一部微电影,花了非常紧凑时间拍成,有38人,感谢这次活动有15家媒体支持,谢谢!

设计成果,其实这一次积栗社设计成果,大家可能看到的只是一个展馆,但是涵盖了建筑、平面、影视、灯光等5个类别,在座是论坛区,由7家公司组成粮仓的概念,最后是揭示的概念,我们这个论坛区像一个戏台,大家在一起发声。这个展馆是由什么构成的呢?积栗成仓,它有72865个黑色纸盒,9909个样滚板盒子,135000颗小麦,只有3天的布展时间,我们完成了差不多800方的场馆搭建,这也是考验我们的。在此之前,我们每一家公司花了非常多的心思去做他们自己认为,粮仓应该是怎样的方案,可以看到不同的思维逻辑,不同的设计师经验,他们最终得出的粮仓方案,是对设计一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思维的碰撞。同时,有11家品牌赞助商支持我们,为这些品牌赞助商一共设计了25个艺术装置,开发了12个产品,大家看看,首先我们为大黄蜂不锈钢张总,里面的建筑模型不锈钢都是他做的,把我们7个方案完美呈现,非常感动。然后冠珠投资做成了7款艺术抽象画,被永久收藏。6个艺术装置,分别用不同的品牌赞助商,比如说有夜空彩虹风吹麦浪,萤火虫的灯光技术等,最终是用一种艺术化的手法把它的材料呈现出来,因为我觉得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只有大家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5款礼品,大家有兴趣可以在前台购买,第一个是场馆制作的建筑模型,第二个是我们一会儿要拍它屁股亮灯的吉吉。总共参与这次活动的人初步统计是1830人,这是真正意义的社会雕塑。

最后谈谈环保性,为什么我们给自己找那么多麻烦?我们希望零浪费,零甲醛,100%可回收,所有的东西我们希望可以拆走,不对场馆造成任何的污染。

回望·相忘

当代室内设计的自我重构

主持人:今天论坛主题叫相忘,这个词出自《庄子》“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为什么会举办这样的主题,因为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很多界限都在被打破,设计要进行发展,我们要把过去的一些东西打破掉,现在的体制是在西方建立的,中国一直在学习西方。但是今天,中国设计有新的发展,今天论坛我想先问一下何永明老师,因为公司名叫道胜,可能他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何永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五千多年的历史,道法自然,什么叫道?符合自然规律的东西叫道,我觉得只有遵从自然规律的东西,才会活得更好。

主持人:壹挚设计公司特别擅长把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结合,那作品的名字我一下记住了,这代表了你们公司的价值观跟方式,想听听看这方面你们是如何取舍。

陈嘉君:这个项目很偶然,我收到一个命题作业,这在之前没有遇到过,设计任务要求既有东方生活的精髓,又要有外国留洋的感觉,在这基础上,已经定义了是有一个中国心的设计概念。所以说作品上会呈现一种有东方文化为基础,加入一些西方现代元素去融合成一个作品。所以,我希望站在自己的设计立场,自己的视角去做一个相对完美的作品,把理解的东方文化,包括我在外国游学过程中的感受、感想,融入到作品中,这是一个真实的表现,所以说设计一定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

主持人:史鸿伟以前跟彭社长是合伙人,后来跨界了,为什么会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刚才之前有提到“江湖”,这江湖代表市场,代表可能性,也想请您聊一下,你看到中国设计行业的哪些可能性?

史鸿伟:是的,坐在我左边和右边都是师兄师弟,之前也跟彭征一起共事过。在设计过程中有非常多的可能性,因为设计师其实可以不仅仅只是设计空间,他可以去设计一个商业模式,设计一种生活方式,会有非常多的空间,我觉得设计师不应该是只局限在空间的设计里面,可以走出来,走得更远一点。我现在做装配式的建筑,但不仅限于此,而是通过这一载体接触更多的问题,在现代人生活当中,有非常多的矛盾。譬如说一边在讲出世,一边在讲入世,这有没有一个设计方案呢?其实是有设计来解决的,希望放在风景漂亮的地方,能够跟自然结合,让人跟自然的关系得到一种紧密的连接,让人的生活得以放松下来,所以说我想我做的更像是生活方式的推动者。我们尝试找到更多的创意,更多的内容,我们把它设计、研发、制造,运营,乃至落地,把这个东西做完整。

主持人:接下来问一下郑铮,之前是在英国留学,后来在欧洲工作过一段时间,在欧洲会有身份方面的困扰吗?

郑铮:这个问题从回国的时候已经问过了,现在还在问。确实出现一个问题,越是在国际化的都市中越要去找寻自己的根基,越需要为自己的身份标签找到身份认同,从你的传统文化,传统基因当中去寻找,但是这个寻找身份根基,如果放到设计行业来说,我觉得其实是挺不一样的。我觉得今天整个设计行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室内设计,往往都是很容易的风格,贴标签的方式,而这方式属于新中式,这个东西属于新东方的概念,实际上很多时候,贴标签的做法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寻根。在资讯发达全球化的环境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设计师用地域区分是没意义了,现在法国的设计师做出来的某一些家居更加有意大利或者是更加有法国的感觉。回过头来,中国设计师如何考虑东方设计,并不是强调我就是中国的设计师,中国的设计,而是回到设计的本源,找到根源。这是整个团队研究的一个方向,怎样从体验研究方式着手,而不是简单风格来指引方向。

本土创造创始人、自由思考艺术总监许刚

主持人:前两天看许刚发一个分享,你有一个学堂叫本土创造幼稚园,为什么要发?看你发出来两张PPT,里面的内容特别不涉及?

许刚:其实我们东西很多,一下子说不完,特别多东西,在我内心中,第一是一个诚意,这是我们一直坚持有的,这个诚意,一个是自己理念诚意,第二点,行为上也有诚意,不光是想,不光是忽悠,真真正正做出来是一种诚意。第二是心胸,现在的设计行业包括中国的设计师,心胸远远不够,就是一种情怀,当今社会对情怀是不太认可的,认为是贬义词,我认为不是的,我觉得对情怀有置疑的,那不是真正意义的情怀,我们的心胸一定要宽,怎样走到世界?首先得要有世界级别的心胸,世界最高水准关注什么,绝对是关注人类的东西,当然说,我们做个设计,我谈的这个东西有点狂妄,距离太远了,其实并不是,包括一个微弱的生命,我觉得这是一种心胸,第二点心胸是特别重要的。

第三点也是最苦的,包括你问我,为什么只招年轻人?设计师一定要有设计思维,中国设计师的思维是错误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设计师玩一点小东西,玩一点小情调,那不就是意淫吗。为什么要抛弃设计师思维,做设计一定要有产业思维,把设计作品变成真正的东西,或者是变成商品。我们做过好多概念性的东西,我们投入金钱去做它,那个有价值,真正的价值是什么?很多人得用上这个东西,才是“普世价值”。如果说东西很环保,或者很有价值,就身边人用,有什么价值呢,实际价值并没有产生,但你做的商品全世界人都在用,那实际价值就有产生。

本土创造如果做到国际化水平,两个字,“运气”,但刚才我讲的三点是真的。

许刚:我再简单说两句,既然定这个主题,总得让我说两句,我说我有没有资格,我搞不清,但我毕竟在广州,我觉得这七家公司做得特棒,我认为中国设计,现在年轻人做的设计特别棒,包括我们自己团队。我个人认为,凭什么“重建”?不知道怎么重建,包括当代中国年轻的设计师,比我们十几、二十年前都很棒,仅仅是棒,仅仅是成长,那很简单,就去学习就好了。但如果要去重建,重建好难。中国设计师,首先一个置疑意识跟反叛意识有没有?第二,置疑能力有没有?就包括我们自己做设计,我们自己反叛自己,我觉得不行,因为我们做的东西在中国商业圈子里面,有很多人公认的,说我们做得很创新,但我们觉得还是不行,因为我们放在首尔,放在北欧,放在东京,就是同质化的东西,没有我们的代表,没有我们的特色,如果我们在设计圈比,我觉得很棒,那个是有成果的,因为中国也要从这里开始影响更多的年轻人,影响更多的审美,通过商业的项目去教育大众,包括一些经济的转型,我们怎样配合商业的转型,要做国际化的趋势,但中国市场上所谓的国际化的做得好棒的东西,放在世界语境里它就是同质化的东西,这点没有创新,所以究竟如何重建,有待思考。

何永明:刚才我听许老师说,设计师首先要忘掉自己是设计师。我记得吴冠中曾经提过,笔墨等于零,当时很多画家都反对他。这就好像金庸小说里的降龙十八掌,其实只有十七掌,第十八掌就是要忘掉前面的十七掌才有十八掌。所以我觉得,好的设计一定是遵从自己内心,遵从自然的设计。

左顾·右盼

当代室内设计的践行探索 

主持人:第二组论坛对话的主题叫当代室内设计的践行探索,我们这个论坛变化就由几位的实践探索,探索未来的可能性。首先想请问彭社长,他不是室内设计出身的,现在做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他说自己是跳跃在不同领域的设计师,其实现在很多设计师要面临的问题,你在这方面是怎样去平衡的呢?

彭征:首先我想谈一谈我们这次论坛的主题,一个叫回望,一个叫相忘,回望是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相忘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今天,同样是一种态度发展。左顾右盼在现在任何行业都在面临被解构、重构的时代里,室内设计自身的发展方向。传统意义上意义一个室内设计不是一个建筑体内六个面的装饰或者说装修。像许刚老师也是做室内设计出身,现在做产品产业,像郑铮,他不是做室内设计出身的,他是做品牌出身,现在也在参与室内设计。我也会不务正业做建筑跟景观设计,所以我们不一定要用传统的意义去定义室内设计,我们可以用品牌、用空间、用产业、用距离去定义室内设计。

主持人:回到展馆,展馆其实它没有什么空间,反而是蕴含了很多建筑、灯光、影视等,现在想问一下何思玮,就我们的场馆去谈谈是怎样把这种思维跟策略落到展馆里,我对PONE普利策的印象特别深刻,每一年他们都是展馆的亮点,去年我刚好碰到他们在拍展厅的照片,当时是有个白色螺旋式的空间,就今天这个展馆说一下。

何思玮:说到那个展馆是透明的,最后我们拍照就像行为艺术的一个感觉。这次参与联合展览,我第一反应是有得玩了,因为我之前是独立一家公司去参与,我代表我公司,然后我觉得那个面积不够大。这次邀请我,我们一起拿了700多方的这个体量,我觉得在这个机会里面,我们共同融合了7种,7个不同的集体。这代表了不一样的感受,设计师是培养一个创造力、思维的结果去思考问题。那7种不同的进行一种碰撞,因为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他的态度是不一样的。然后我们很享受探究其中原本的一种东西,这种原本的东西可能会发现非常惊喜,看问题的角度。我觉得这种看问题的角度会比想好的一个呈现的结果来得更有兴趣,更有期待,保持你的一种对设计的憧憬,对未来探索的动力,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然后会逐渐找一些关联跟线索把它关联起来,通过手机里面的人跟手机之间的互动交流,利用这种敏感传达到设计里面,这种设计非常有意思。参加这个活动都是一个非常期待的设计实验,这种实验,往往就会增加无限可能性动力,所以我对这方面,其实会更感兴趣。

彭征:我解释一下何思玮的话,他讲了两个意思,第一个是他很喜欢做设计,第二个,7个人做设计更好玩,就是这个意思,而且我觉得,设计师如果是聚集起来的时候,可以一起发声,一起协作的时候,甚至是创造历史的时候,这就是积栗社的意义。

主持人:这是中国设计的趋势,同时也有另外的趋势就是细分,比如说我们会有一些专门做酒店设计的公司,甚至是有软装设计这样一个行业,壹挚设计的软装在业界很出名。想问一下邓丽司小姐如何看待软装行业的事情。

邓丽司:不知道为什么,所有人都会问我有关软装的话题。首先我们公司是室内设计公司,可能因为我们在这个领域里面,我们也真的是经历了软装这个概念,从没有到有,到如今百花齐放这样一个局面,我是一个见证者,在这方面我是有挺多感慨。其实我个人认为中国还不是成熟的状态,大家可以看一下或者观察一下国外的设计现状,其实根本不存在软装这样的说法。而我在国外旅行也好,或者生活也好,给我最深的体会,其实我所拥有的一些在配搭的能力,跟某一些国家,譬如说日本、北欧当地人民相比,其实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一个存在,大多数的生活在当地国家的一些人民,其实他拥有很多美学的修养,不能说与生俱来,但它是必然的组成部分,跟生活结合在一起,根本不存在软装设计,甚至是店铺店员通过理解,把店铺呈现得相当有美感,这在国内是看不到。国内解决状况的方法就是把专业细分,细分到建筑设计归建筑设计,室内归室内,软装归软装。但我们天天在谈跨界,其实是领域之间的互通,其实设计可以有互通的一个地方。如果我们作为设计师,从我们本身就已经把我们的能力范畴局限下来的话,我觉得不是太可取的方法。像我自身,其实我也不是室内设计专业出来的,我也是从广告设计到室内设计兼顾现在的软装设计,甚至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产品设计开发,到以后会有规划设计,酒店等都会有,经历跨界、跨界再跨界,但我没有离开过设计,往后发展下去,我是希望每个设计师不要把自己定位我是室内设计。我建议在座每位设计师忘记自己的设计定位,回归到设计本身。做室内设计的设计师要关注室内以外,跟生活相关所有的信息,经常跟我们公司的设计师说多去看艺术展,多去看建筑设计,不要一直看室内设计,然后套用到自己的想法,这是最不靠谱的做法。对软装以后的发展,它的功能不会消失,给大众的印象会归入到室内设计,这是良性的发展。

彭征:邓丽司刚谈到的其实是一个设计个体与整体的关系问题,展望未来,在共享经济时代,设计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跨越界限。而位于产业链下层的工作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可能会被机器代替,设计师需要的是整合能力,需要的是他的思想。

主持人:我记得黄永才曾说,设计师不要把自己当做室内设计师,还有人说我不是设计师。我认为自己是不是设计师,体现在怎样的角色做设计这件事情?

黄永才:我是一个相对比较自由的人,当时说这句话还有另外一个层面的意思,就是想消减这个工作的标签。用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完美及束缚,我们追求完美,但其实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比如说你认为这东西很美,但我觉得这个东西挺丑,也正是因为有丑,所以我们也就会不断的去追求完美。看待一个事情,我们每天都应该有新鲜的感觉,这个很重要。当然在资本跟权力面前,我们还是比较弱小的,因为我做的商业空间是挺多的,这个问题我先不说,我觉得还是先帮助我的业主,我的甲方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就是帮他们解决问题,然后再用我自己看待工作的方式慢慢完成自我价值的探索。

集艾设计总经理|设计总监黄全

主持人:刚才提到了一个资本,这两年有挺多的资本收购了设计公司一部分股份,但资本到底对设计公司有利有弊。黄全老师是如何考虑这个问题?跟资本的结合对公司的推动大吗?

黄全:我是觉得资本跟设计这一块,其实本质上,他们需求的起点是不一致,设计师应该更清晰认识到这一点,至于资本跟设计结合,关键还是要看你们的公司,或者是你的个人站在什么视角看待事情,如果作为单纯设计,不要碰资本,如果站在更大的市场,更大的行业角度,可能借助资本的力量,可能会有相互协同的作用,可能对你的设计可能会有反作用的一个推动作用,所以说因为整个大的环境,这个时代我觉得也在改变,刚才大家也说到了,我们设计不可能作为一个单一的学科门类而存在,一个好的设计作品存在,考验的不单纯是设计能力,可能除了设计以外,比如说你的资源整合能力,你的产品运营能力,甚至你的营销能力,你的品牌建设能力,可能这些方方面面带来的议价反而是你本身不具备的,这些可能设计跟资本的嫁接,可以站在更高市场的角度去看待这个行业,可能更加的清晰一些,而不是站在设计师的思维,刚才我们也说过站在设计师的思维看待这个行业。比如说今天积栗社这样一个场馆,这样一个搭建,我觉得不是说单单凭着你作为安全的设计就能去解决,首先是积栗社成员能够聚在一起,必须有一个人具有很强大的组织能力,才能让大家聚合在一起,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3天时间搭建这么大的场馆,必须具备综合协调的能力,方方面面,各个方面,各家公司这样作品的呈现,各种材料,包括跟施工交接,甚至跟场馆的沟通协调,这不单是说图纸就能实现的,设计师本身就是跳脱固有的设计师思维,站在我们看待这个未来,比如说什么样的人在这一行业,我觉得被人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能够创造更好这样一个行为环境的视角去看待设计,我觉得我们的设计会更多元一些。

主持人:您接下来打算做什么?

黄全:说得大一点,说到整个市场,因为我比较喜欢站在市场的角度看待我们的行业,因为大家都看到,为什么我们这个设计行业,或者家居行业也好,会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因为看到4万亿这么大的数字在里面,无论从我们的设计也好,无论是施工还是家居行业也好,其实并没有领头的行业或者是龙头的行业其实并没有出现,先一步在家居产业这一块也会做一些相关的投入跟转型尝试。

赵健

二级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上海大学博导、澳门科技大学博导、原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委员会副主任

原广东省美术家协会设计委员会主任

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名城保护委员会委员

2010广州亚运会整体视觉形象及景观系统设计专家组组长

2011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整体视觉形象系统设计专家组组长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展览展示专家组成员

2016年20国集团峰会(G20)视觉形象设计专家组成员

主持人:大家知道广州美术学院为设计界提供了很多的土壤,我们有请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的主席赵健老师做总结。

赵健:刚才两个题目,一个是相忘、回望,一个是左顾右盼。相忘回望讲的是两个点之间,左顾右盼说的是两个点开始,向外面延伸。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设计关注的事情会越来越宽广。它会变换位置,变换姿态,只有变换,设计师才有生命力,如果设计师以自己为中心,我们会对设计之外的事情简单的批判,简单的置疑,简单的不适应等,会出问题。

前面讲得太虚了,第二段讲得实一点。我想借用女孩子为了漂亮,她每天干的事。什么事情?漂白、减肥、抽脂,即使没干,心里在想这个事情,这一切是在干嘛呢?不断的去掉外表那些可有可无的,不断的使自己做的事情变成必须的,就这意义上来说,我想大家坐在这个地方,一定要回首,为继承这个建筑鼓鼓掌。

25、26年来,广州设计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坐标。为什么?大家看看,这个坐标在形体上回到了在座所有做空间设计人的最本原,它是最基本的立方体、矩形,双托屋顶等,几乎没有脱离。第二,达成这个矩形、立方体、双托屋顶只有一种元素,那就是长方形的孔洞和形成孔洞围和长方形,刚才进来的时候,彭先生说到这里100%能够回收,这个我相信,相信之余,我欣慰。设计周结束以后,只有这个是可以在地面上不留被加工破坏的痕迹,在拆这个建筑的时候,被拆的物体,基本上不留切割的痕迹,只是把乐高玩具重新拆散,然后运走,这点对广州,对中国来讲,都是非常前瞻性。他们几乎不讲公司的事,更多一点是关心环境问题,再一个是说到可以演绎,可以放大,可以缩小,可以抽象,非常重要的情怀如果落地的事情,这个我觉得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黑白没那么简单,表象是黑跟白,其次就像这个建筑一样,黑跟白的话,从哲学上级几乎把人类可感知的,可识别的,最极端的两个极都包含在里面,刚才各位说到了这个设计不是为了自己在设计,是在为他人设计,他人包括社会,正因为如此,今天的设计要能够有左顾右盼的能力,又要具有相忘、回望的勇气,关键在于把自己的色彩去掉,刚才邓小姐说到的,您不要老把我说成是软装,其次就是,一个自己应该自觉的,不要给自己打上印记,打上印记的话,实际上自己给自己断了路子。刚才至少有两位嘉宾,包括许刚在内,脱口而出讲到了北欧、日本,北欧跟日本他们设计的强度跟到达率都非常极致的,不约而同的留了很大一个空间。这空间呢,就说当人走进他设计里边,这空间总觉得还不完整,还差点什么,差得很多。当空间里边有使用的人进来了,这空间刚好100%,什么都有,而不成功的设计刚好是没有人,它是一个100%,十全十美的设计,人一进来,完全多余。

今天的设计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随着各位数十年,数年,或者近年突飞猛进,大家都有感觉,基础工作在今天逐渐变得不够专业,变成了社会常识,比如说我们过去要对空间的六面体表面质感要靠我们来做设计,今天我们在座任何做空间设计的设计师对于材料表面的质地不需要设计,材料的提供商研究比你专业得多,今天做结构设计的人,更多的设计是选择,而不是设计,是选择、搭配、组建和镶嵌,而不是由你来设计,换句话讲,结果这部分,也从设计师的工作里边分出去。设计的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已经不属于设计师要去做了,而是行业逐渐变得更加精细化,更加专门化,更加批量化,更加标准化,正因为这样,设计师会突然发现,我们能干的事情越来越少,尤其是现在,我估计在台上各位嘉宾,我们工作目标可能相当部分是给地产项目做样板房,做售楼部,给我一个感觉,售后部要做的事情。以分类数量来说,越来越少,不知道该做什么,比如说售楼部的椅子,这是要你选择,要你组织,要你搭配,很多项目总体来说,趋势是逐渐收缩的。这时候,常规的以艺术和创意为背景的设计范围会越来越少,是不是这样感觉。这时候设计师节节退让,水位退下来,慢慢变低,最后干涸,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刚才说的所谓的思考也好,叫做回望也好,叫做重构也好,我们的工作真的会被行业代替。各位注意到没有,现在设计师很少有机会做样板房之外的设计,因为私人的业主经过中国改革开放经过40年的锻炼,过去的室内设计已经变成了每一个有钱、有眼光、有见识的家庭,正因为这样,设计这个行业一定要在逐渐找到新的一些路径,这个路径是根据社会进步,不是说自己跑得更快一些,做得更强一点,而是要真心实意的拥抱这个行业,今后设计的话,很有可能专属那一块越来越少,界越那一块越来越多。

软装它所使用的元素可能是一个孤品,可能是限量品,可能是家里的传家宝,可能是废物利用,而这东西在软装上已经脱离,已经升华了,变成了业主的一段记忆,一个故事,一种跟人沟通的媒介,这个时候,你这个只会玩六面体的设计师,这已经没有演绎的可能性。那还需要你设计吗?不需要,但是你怎么摆,摆在哪里,怎么诠释它,怎么演绎它,今后的设计,介入的方方面面,从中进行组织进行搭配这样的设计是会越来越多。回到我们现处的这个建筑上来,除了主席台上的地板,除了观众脚下的地毯,其他都不属于过去认为的室内设计使用的常用材料,同样,在今后做我们这样设计的人,随着中国国力的提高,我们会做很多非实用的设计,会做很多跟文化相关的设计,这个文化不是现代写文章的文化,是有更多跟体验,跟传播,跟一次性,跟临建、展陈相关的设计,会越来越多,这设计再也不提百年大计,比如说刚才谈到的3天做成这个,本身是奇迹,可在今后随着会展中心的使用频率,随着会展中心的租金、房价,今后给你搭建的时候,可能没有3天,可能只有2天,可能只有1夜,回想伦敦每年100%设计能够给多长时间给参展商?就一晚上,反过来又给设计带来新的要求,要像做产品一样做空间设计,要像做装置一样做空间设计,像做乐高玩具一样做空间设计,像物流公司做包装一样做空间设计。今后“六面体”不是用来遮风避雨的,“六面体”变成了今后信息传播的一个载体。刚才我跟陈瀚老师在下面聊到,在今天全球设计奖,评奖的时候,看的是作品摄影,评委们不会来现场;全球招聘人才不需要当面面试,是通过视频面试,这就说明今后全球传播的路径会大量流进以物质材料为基础的空间设计,这一点,我想这是我们需要左顾右盼,需要相忘回望的。我非常赞同两组嘉宾说的一个词,那就是“跨界”。

今天我们已经没法说7个单位合起来的这个房子,到底算展陈设计,算视觉形象设计,算传播设计,还是算产品设计,就看从哪个角度来利用它,哪个角度来诠释它。我们可以想像,这个房子它最基本的使用者,最大的创造者——积粟社的七君子,他们已经成为今天营运和传播的载体。广州设计周有数百家媒体,以这个为起点,来凸显本届广州设计周的亮点,明天还有像我这样的角色在这里看这事,相信这会更加演绎和扩展积栗社最初的目的。积栗社这一组织价值,从今天开始,建立和而不同的组织,我们走在一起,我们走5年、10年,这是一条路。但是在今天,只要对着那个摄像机走一个小时,走得好,它的价值可能远远超过10年,这就是传播的价值。面对图纸,面对绘图软件所做的设计,一定要不断的创新,像黄全先生所勾画的蓝图,只有这样,才能跟时代同步。广州某地产公司,有一段时间在做地产之外的事,大家觉得不务正业,可当地产之外的事业比地产还要有名的时候,比如说一场足球比赛他就让全国人民知道了他们可以做保险,再踢一场球,全国都知道了,他可以做矿泉水,这一下子,形象设计和广告界突然发现这个做法跟过去的玩法不一样,这就是时代所带来的东西。各位设计品牌,设计公司、明星设计师,在自己的职场生涯中,每个人都会走从奴隶到将军的过程,当你是电脑操作员的时候,你一定要借助比你更强大的东西,不得不向资本妥协,这是我的职业素养,逐渐的借助这个资本,借助业主,到有一天,业主会借助你的品牌来实现他的产业价值和资本溢价,就这么一个从奴隶到将军的过程。这过程是要不断的进化一个过程。

祝愿各位更好的相忘,更好的回望,更灵活的左顾,更智慧的右盼。

嘉宾大合照


《风吹麦浪 设计发声 | 积粟社“粮仓”闪耀广州设计周》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iaju.yuduxx.com/zxrd/79666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