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18 08:16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2016年12月3日,广州设计周系列活动之国际设计论坛(IDF)2016年度大会于广州南丰朗豪酒店举行。本次论坛以“东方价值观与当代设计”为主题,沈雷在大会上做了《可逆的生长——野马岭·中国村设计笔记》主题演讲,以下是演讲实录。
沈雷
沈雷:大家好!我尽量讲得简短一些。我觉得“东方价值观的当代设计”是一个非常大的主题。我觉得东方价值观,或许谈东方审美和当下的设计会更清楚一点。
我早上听了一上午演讲,觉得当下的设计都做得太实了。比如,审美就是看,然后当下设计就是去做。看和做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稍微虚一点,中国的审美就是隔着纱。我讲一个案例。前一个阶段,大家或许看到过一个链接叫“外婆家花了很多钱去装修”,我们都没有接受过采访,这个案子从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将近2年的时间,我今天谈的题目叫“可逆的生长”,里面用文字来做设计,整个进程已经差不多,明年的4月份可以向大家开幕,这个里面是整体的野马岭方案,我觉得可以拿来和大家分享。
到今年为止,我已经从业24年,我读过美院,做过建筑师,出国读过书,做过杂志主编,现在在做室内设计。23年前我也在广州,那时候很少参加作品的评奖,因为这个我今天要多讲一些。
这是我在来之前写的一些文字。我读大学的时候,看到过一段文字,大概的意思是说我们啃古人的话,不需要看他的色,我们就看个大概,其实设计也是一样。我的观点是做设计,我们看别人的设计,或者去看其他的东西,我们看一半猜一半就好了,这样的话或许就能形成自己的风格,野马岭的改造也是这样。
野马岭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它非常像北方的村子,是个已经有6百年的历史的村子。我记了一段文字,包括老村子的改造这样的东西被关注,从一些文字里面可以看出我是如何思考的。我觉得是可以做可逆的设计的,可逆的设计就是我们可以倒推回去继续往下做,所以对老的东西和新的东西,我们要永远保持距离。如果我们要背负如何复原的责任,我索性做一个可以和你共生的东西,这是我写的一段文字,这也是我设计的方法。
这是我写的文字,我记得我小时候,因为祖上做陶瓷,所以整个院子里都是陶器为主的东西。因为这些我们开始考虑野马岭的设计应该怎么做。我觉得很多的东西,民宿假如形成了实质意义上的甲乙方的关系,也就是酒店的范畴,也就包括业主经营的态度。
野马岭的基地是50米的山,依存了大概有40栋土坯的房子,因为村子是遗存的,所以村子里没有村民。但是经过6百年,所以野马岭做成民宿也可以,做成酒店也可以,但因为生活的积淀和温度,我们要保留温度,加建一些新的东西,让它整体看出来是符合当下的。整个的建筑规划是绿城设计来做的,我们做整体的设计,包括建筑的改造,室内的设计,景观的设计。
这都是两年前的照片,很多的房子已经倒塌,我们做了很多的改造和新建,这是原来村落的感觉,原来老的房子还是很美的。但是很美的东西往往在舒适度上有问题,我们从舒适度、从功能上考虑,整体做了全新的改造。
这是去年下雪的时候村子的样子,当时已经改造好了一部分,我们在里面增加了很多新的功能,包括原来没有大堂的功能,没有酒店的功能。从后面的图大家都可以看出来,我们做了一些建筑分析的模型。这一类建筑时我们一直做的东西,到今年已经是第14年,我们一直在室内和室外之外徘徊,我们做了大量的空间规划和家居的设计,大家可以往下看。
为什么今天说笔记?因为我习惯将点滴的事情记下来,最后通过文字来想设计,通过文字来描述设计,通过文字和助手讲我们应该怎么样做设计。
这个村落非常的漂亮,里面自然形成的院落关系,高差都很美。但假如你变成了一个酒店,你就需要去考虑到年纪大的人、残疾人的问题如何解决呢?但我们又不想把老台阶换掉,我们讨论下来,或许我们可以装一个电梯,差不多30米的电梯,让整个使用起来都比较便捷。
做到现在,其实已经做到二期基本结束,三期刚刚开始,在这里面可以看到整个关系,红色是一期,绿色是二期,粉蓝色是三期,大概是这样的整体规划。一个老的村落在山上,一些土坯房子是原来留下来的,我们做了新的改造。我们可以看从这看,大家可以看到,进入这个村子需要安保,这里面我们做了停车场,还做一个摩托车库。
这就是我说的电梯,因为我们不想在这个老村落里面做一个现代的电梯,所以我们运用机械感的东西做了一个有怀旧手动感觉的电梯。我们进入了以后,顺着国道有一片溪水,因为主干道和道路靠得比较近,所以我们做了大片的石墙。我们考虑到道路和溪水相邻的关系,于是做了长5.5米的人工台阶,出来的效果比较震撼。
这是院落的空间,这个是我完全新建的,是大堂的空间,我觉得我们应该最少地干预村子原本的面貌,老的就是老的,新的就是新的。新的东西落到田地里面,里面可以种菜,我们还做了花房的感觉,包括苔藓,我们全部都留下来,保持原本的形象。
这就是我们的态度。它有很多破损的老墙,如果不改造就会倒塌,改造又会变得不一样,我们就做一个加固,所以我们把景观、室内建筑都联系在了一起。下雨天的时候这里有很多溪水像瀑布一样的下来,我们就打上了灯光,让它变得有趣味和有故事。
这是上山的路,我们的电梯可以直接到半山。还有一个这样的台阶,这个台阶很多年了,都是高高低低,我们只做单边的栏杆。整个村子里面有很多可以让人停留的地方,最典型的就是1200年的香榧树,老的石凳是从前留下来的。在一些破损的建筑群,我们都做了新的改造,让它变成可以改造的空间。
这是一个茶室,我们利用城墙来做的,已经做完了。关于景观的处理也是,尽量做得干净、利落,因为老的东西很有历史感觉,我们把它收拾干净,让它看上去是现代的东西。这就是电梯下来,原来在这个地方有一个旧址,山下有一个缆道,是运东西的,我们加了电梯,做成了一个休息的场所。
这是我们第一个改的,现在已经完成了。在这个里面是一个聚会的场所,甚至可以当做书店,大家可以在这里喝茶和看书,还有几间客房。这个做完了以后,有一天我在村子里面转,已经有参观的人了,他们说这个设计做得不是很文青。我们不想把民宿做得这么文艺,我希望是和整体的空间联系在一起,希望野马岭有生活过的痕迹和野趣。
这个空间,我记得我小时候住在老家的时候,楼上楼下是不隔音的,所以在这个套房里做了露光的感觉。这是我们的加建,我们想在这里面做树屋,悬在空中的房子:两边都是大树,这个在空中,晚上可以看星星。就是这样的整体感觉。我们新建了游泳池,我们在游泳池的空地上增加了两个小的套房。我们把老的房子改成了酒吧。后面最高的房子是健身房,健身房也是在空中的,可以看无敌的风景。这是我们风景极好的健身房,我觉得有这些才能够吸引人家到山里去。
各个类型的套房,现在一共有75间,最小的35方,最大的200方,不同的院落,我们从外立面到室内都进行了改造,有这么多的玻璃是因为原来的墙全部倒塌,我就让新和旧有对比。针对不同类型的套房,我们都根据原来遗存下来的东西做了改变,遗存得多的我们就做少一点,遗存得少的我们就做多一点。客房里面有3个维度,这是最近做的,正好春天的时候去了一下,自己拍了一些山花开的时候的照片,我觉得这是可以用在空间里的,让它看上去更有当地的气息。
假如作为酒店的话,必须有很多配套的功能,这个其实是一个朋友聚会的地方,我们把这个老的电影院改成了餐厅。
既然我们控制不了进来的人数,我们就卖门票。比如说50块钱,进来以后他可以从这里带走50块钱的菜,这样的话也可以和周边的农民到这里来卖菜,这样就形成了大家的交流。这是我们做的菜场。
结语我也写了一段话。大家都会老,不会年轻太久,所以谈设计才是重点。设计师是造境的,我想要编一本野马岭的书,或许就当笔记,我想写得有趣点。野马岭就是我们向往的生活,一起幻想,努力工作,将虚拟变成现实。或许就让村口的千年古树仍然存在,因为懂生活的人需要放弃很多的东西。我们要表达当下,才能走得更好,谢谢大家。
(实习编辑:杨嘉玲)
《沈雷:可逆的生长——野马岭·中国村设计笔记》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iaju.yuduxx.com/zxrd/58933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