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15 09:19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熊孩子天生是个弱势物种,因为他们一出现就讨万人嫌。过去,我们以“躲着”的方式阴损熊孩子,现在,我们流行在明面儿上“手撕”熊孩子,不光撕了还心理上倍儿爽,还要向全世界倡导一种“不以娃小而不撕”的伪正义价值观。可是,熊孩子们就真的只配被手撕吗?其实不然。
有这样一群熊孩子……
他们简直可以说是无恶不作,满地打滚、骂脏话、咬人、刮花别人车子,甚至行攻击他人或校园欺凌之事。
其实,所有的熊孩子都是外厉内荏。从幼儿园到青春期,孩子正在这个世界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尤其是在同龄人的世界,其间产生的挫折和无力感不断发酵。久而久之,他们就落进了无力的泥淖中,不是消极地躲进自我隔绝的小楼,就是爬到进攻他人的城垛上。
北野武曾在自传《无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里描绘过他作为东京下町小流氓的人生:“我会躲在某个朋友父母主持的寺庙角落里,等着人往捐献箱丢钱。他们一走,我就跳出来,靠着甲虫在一秒钟内把钱币弄到手后拔腿就跑,一直跑到喘不过气才停下,为自己干的坏孩子勾当而激动不已。”直到大一时,他还偷了作为姐姐嫁妆的一大笔钱,直至惊动了警察破案。度过叛逆期的北野武通过努力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后来成为“拍子武”讲相声和拍电影,浅草小子时期做的无数捣蛋坏事,都成了他的创作养分。
熊孩子让人心里来气,但大人也不要急着惩罚。镇压和抽打孩子,反而会让孩子内心的暴力升级。想多学一点招的话,亲子界最推崇的方法是和他们一起玩原创性的游戏,比如孩子攻击你,你可以提议和他玩角力平衡游戏,“看你能不能把我推倒?”用身体和打闹游戏转化他们的内心宣泄。
还有这样一群熊孩子……
他们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对抗父母,“离家”出走,寻求刺激和危险活动,对性有强烈兴趣,偷窃和暴力……
青春期的孩子对于内部自立有一种冲动和紧迫感,为了成为自己,他们必须破坏掉之前支撑着自己的支柱,譬如向大人们明确宣战:“我绝不会按照你们期待的那样活下去的”。
昔日的“熊孩子”黑川雅之,至今仍是童心未泯
日本知名设计师黑川雅之,出身于一个建筑世家。家中随处可见的手稿和建筑模型,令小时候的他很喜欢鼓捣些怪东西,就连他的玩具也是自己做出来的。鲜为人知的是,他的建筑师父亲常常严苛教导长子,而作为次子的黑川雅之受到的教育则较为宽松,总能溜得不见踪影,自己偷偷跑去小溪里钓鱼、游泳。这是他“愉悦的童年回忆”,却也让父亲认为他“调皮”、“最难管”。后来已成为日本设计圈“达芬奇”的黑川雅之承认,自己最初的许多设计都是年轻时“对父权的反抗”:“从我决定学习设计开始,父亲便反对。进入事务所工作甚至是结婚离婚,父亲总是对我持否定态度。”这种否定反而更坚定了他“成为自己”的决心。
黑川雅之设计的『ZK福碗』
¥299
长按下方二维码,立即购买
从年少时对父亲的叛逆,到成为家里唯一同时涉猎产品、家居以及室内与建筑设计的成员,曾经是一名熊孩子的黑川雅之,从淋漓尽致的“活着”中绘出了他的人生版图,也以熊孩子般的创造力,绵绵不绝地设计出了给这个世界最好的礼物。他为中国家居品牌哲品设计的『ZK福碗』,把简约之美发挥到了极致,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能给人绝佳的视觉美感。通过一应俱全地提供碗、碟、盘、筷、勺、托六件食器,颠覆性地为日常的“壹人食”增添了仪式感。
保护熊孩子,是一场自我教育
日本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雄曾拜访过日本创意界不同领域的十位大人物,发现他们在童年时代都相当顽皮,甚至称得上是恶劣的坏孩子。河合隼雄发现,孩子在做一些违反规矩的偏差行为时,其实已经在面对内心的功课:如何成为自己。他提倡,不要强行压制,给予适当引导,童年之恶日后将成为创作能量之源。用心陪伴,仔细观察,认真回应熊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熊孩子是麻烦的制造者,却也是这个浮躁和充满戾气的社会的受害者。新周刊在《熊孩子历险记》里说过:通往成人世界的道路危机四伏,也许大多数曾经调皮捣蛋的熊孩子终会安全成长,成为大千世界的普通人;但也会有一些熊孩子,错失了被对症下药的治愈机会,在可恨可悲的阴影路上一路狂奔,而他们原本生来无辜。
祝愿每个善良的熊孩子,都会收到世界的善意,以及好礼物。
(实习编辑:廖筠卿)
《为什么熊孩子应该是我们的一级保护动物?》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iaju.yuduxx.com/zxrd/41348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